近年来,以高校为题材的图书日渐增多,仅有关北京大学的就有《北大旧事》、《北大往事》、《北大学子看北大》、《青春的北大》等多种。除了单本图书,出版界又把眼光投向丛书的出版。由四川人民出版社策划并出版的丛书“中华学府随笔”上市后很受读者欢迎,尤受家长和学生的喜爱。
据该套丛书责编庄学君介绍,“中华学府随笔”丛书第一辑包括《走近北大》、《走近复旦》、《走近清华》、《走近武大》、《走近中大》和《走近南大》6本。该书的出版主要是着眼于以个人化的体验来介绍名校,阐述个人对著名高等学府精神的一种理解,用完全随笔的方式写高校的历史、人文、学术风气等。整套丛书的出版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:一是其文章写作特点。该套丛书所选的文章主要是随笔,注重个性体验,强调个性,把灵性、文采看得比叙述历史更重要。二是历史跨度较长,文章从建校之初一直到现在都有代表作品。诸如《走近北大》一书贯穿北大100年来的历史,从京师大学堂一直到现在书中都有辑录。与以往介绍高校的图书相比,这套丛书更完整更成系统,收录了当前国内著名的综合性大学。三是这些书都由当今名校知名学者主编并亲自写序,基本勾勒出学校的精髓及办学思路,是每本书的画龙点睛之笔。
学校是孕育人才的摇篮,高校更是一个国家发展历程的缩影。在1998年,辽海出版社出版了《中国著名学府逸事文丛》。同年,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了《老大学故事丛书》。据辽海出版社《中国著名学府逸事文丛》的策划、责编张树介绍,该套丛书以校园生活为舞台,以图文并茂的形式,通过一系列小故事来展现著名学者、学子的人格魅力与精神风采,每个人物均由三四个小故事组成,每个故事都反映出人物的鲜为人知的一个侧面,每个人物均配有五六幅生活照片。在介绍著名学者、学子的故事同时,丛书还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校园春秋、校园文化和校园生活等,使读者对学者、学子生活的历史背景有更多的了解。复旦大学校史研究室主任龚向群对记者介绍说,以往“高校图书”多侧重高校历史沿革,是校史档案的整理。《中国著名学府逸事文丛》是以史料为主的资料性的千字文。《老大学故事丛书》虽然不是千字文,但风格基本相同,也是一些高校的主要人物、事件的记录。这两套书主要都写的是1949年以前的人和事。《中华学府随笔丛书》强调散文、随笔的写作风格,可读性更强一些。
除了我国著名高校,出版者也开始涉足介绍国外著名高校的图书的出版。今年年初,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《世界名校文化丛录》。这套丛书第一辑主要包括《哈佛心影录》、《耶鲁·性别与文化》、《北大精神及其他》和《哥大与现代中国》4册。据该社文学编辑室主任陈先法介绍,这套以国外著名高校为主的丛书与以往“高校图书”不同,它不是合集,而是著名高校里某方面有所成就、有影响的一位学者所著,是以名校为人文背景的学术散文丛书。
“高校图书”该如何编下去?辽海出版社编辑张树认为以北大校庆为发轫先后出版的一系列图书,多侧重学校历史人物,鲜有创新。“高校图书”应向当代校园倾斜一些,多介绍些当代的校园生活,这样会使读者不仅能够了解已发生的历史,而且对正在发生的事件也有一个基本了解。复旦大学龚向群说“高校图书”近年来出版相对较多,但种类仍较少。这类图书如果能有所拓展,市场会更大,更受欢迎。高校图书既应有品位,又应有一定新意。如学术传统方面的发掘,名师的学术生涯、治学之道以及不同学科带头人的学术贡献、几代学者的交叉点等等。
“高校图书”已开始成为许多人的新宠,不仅大学校园的莘莘学子因为贴近自己的生活而喜欢它,走出校园的学子也由于其唤起美好回忆而愿意走近它,中学的在校学生和家长为着未来的希望也渴望了解它——“高校图书”市场会更广阔。